用珠宝让世界看到中国之美
「琳琅——首饰艺术的中国故事:当代首饰国际巡展」已于2025年4月15日在德国“黄金之城”普福尔茨海姆的舒特展览大厅(SCHÜTT Exhibition Hall, Pforzheim)盛大开展,将持续至2025年5月16日。此展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指导、中央美术学院主办、周大福珠宝集团特约赞助,是集学术展示、文化交流、社会传播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设计艺术展览。
展览现场
展览以“琳琅”为名,取自《诗经》“佩玉将将”的意象,既象征美玉相击的清越之声,亦隐喻文明碰撞的火花。突破传统对玉石的“完美”定义,重构“如玉精神”,以“器以载道”的当代演绎,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深度与包容。
巡展自3月启幕以来,先后展览于慕尼黑海上花画廊、慕尼黑巴伐利亚手工艺与设计博览会FRAME特展单元。此次作为收官之站,31位中国当代首饰艺术家的创新力作、8位特邀深耕本土文化的欧洲当代首饰艺术家的创作,及周大福珠宝的殿堂级珠宝集中亮相,以首饰为媒介,开启一场跨越东西方的艺术对话,用珠宝让世界看到中国之美。
在普福尔茨海姆的收官之展中,周大福珠宝携备受瞩目,极具工艺特色和高艺术价值的艺术珍品——《妙翠千寻》翡翠项链与《阿盖尔粉红钻翡翠项链》首次面向全球公开展出。
《妙翠千寻》由享誉国际的华人珠宝艺术家陈世英打造,以48颗帝王绿翡翠珠制成项链,作品巧妙地拆分出九种佩戴方式,展现东方匠艺的精妙与智慧,令观者感受“一器多用”的巧思与“生生不息”的东方美学精髓。
陈世英《妙翠千寻》
翡翠珠48粒共846.83克拉
另一件焦点之作《阿盖尔粉红钻翡翠项链》则是周大福对东西方美学交融的探索。作品以40.32拉珍稀阿盖尔粉红钻为主石,雕琢为盛放的香港茶花造型,41颗紫翡翠玉珠环绕其间,宛如绿叶簇拥着花朵,寓意着生生不息、福运绵长,展现人文祝愿与自然之美的和谐共生。
《阿蓋尔粉红钻翡翠项链》
40.32克拉阿盖尔粉红钻、41颗翡翠玉珠
在这次展览中,周大福珠宝更展示了最新推出的《周大福传喜系列》,以见证不同世代、不同人生的喜悦为灵感,透过珠宝开启与纪念每一个喜乐瞬间,并将福气及喜悦代代传承。
《周大福传喜系列项链》巧妙融合汉字“喜”与传统意象“锁”,以灵活转动的锁芯设计,将传统祈愿转化为可佩戴的艺术。为呼应德国展览,作品特别运用鎏彩工艺,以黑、红、金三色呈现德国国旗元素,象征中德文化的交融与互鉴,展现珠宝的艺术与文化的深度结合,也正是本次展览“喜至德国”概念由来。
周大福《传喜系列项链》
《周大福传喜系列翡翠套装》解构传统「喜」字重构为三维立体图腾。中央镶嵌满绿蛋面翡翠,与钻石璀璨相映,隐喻「天圆地方」。独特工艺赋予光影虚实之美,传递「福至喜来」的祝愿。
周大福《传喜系列翡翠套装》
《周大福传喜系列翡翠项链》由108颗满绿翡翠珠串联,佩戴时如星河倾泻,演绎「金玉满堂,喜事连连」的东方祥瑞之境。
周大福《传喜系列翡翠项链》
多位参展艺术家带来以玉石为核心创作材料, 兼具东方哲思与国际审美的作品,结合个人文化背景与当代艺术理念,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语言中的转化。
腾菲《西周玉鹿》
古玉、银
Fei Teng, Yu Lu
Ancient Jade, Silver
作品《西周玉鹿》把玉鹿放在传统怀表样的镂空盒体里,玉鹿在充满古意的金盒里若隐若现,佩戴时可以连同盒体一并,也可以把玉鹿摘取出来单独佩戴,前者层次丰富隐密,后者结构单纯精巧,一物多用。
张小川《宁静的轮廓》
玉、9k金、木、925银、铜、涤纶线、磁铁
Xiaochuan Zhang,Tranquil Silhouette
Jade, AU375, Wood,925 Silver, Copper, Polyester Thread. Magnet
作品《宁静的轮廓》的基本轮廓由艺术家亲手把握,雕琢成形。玉带有一种永恒的坚固感,同时带着滋养内心的温润,让人安静下来,慢慢地“聍听”玉的声音,感知作品的轮廓和走向。
魏子欣《81根翡翠针》
翡翠、线
Wei Zixin,81 Jadeite Needles
Jadeite, Line
作品《81根翡翠针》通过稚拙而沉重的翡翠针,向伟大的女性致敬。 “针”,作为日常生活中最轻巧且尖锐的工具,它伴随着传统女性一生的劳作、情感,甚至是命运。
Spencer Gaudoin《Sprue》
925银、99.9锡、锂云母、玉髓、玉石、塔尔沙漠石、粉红色安第斯蛋白石、铁、橄榄石
925 Silver, 99.9 Tin, Lepidolite, Chalcedony, Jade, Tal Desert Stone, Pink Andean Opal, lron, Peridot
作品《Sprue》来自于以往失蜡铸造项目中保留下来的银质废料,艺术家被它们的叙事美学深深吸引,于是将它们与宝石相结合,创作出别具一格的首饰作品。
此次展览在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的重要意义获得了普福尔茨海姆市文化部门和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的高度认可。开幕式由舒特展览大厅主理人大卫·福尔纳(David Feulner)主持。出席嘉宾包括普福尔兹海姆市文化局代表、艺术史学家克劳迪娅·班布施(Claudia Baumbusch),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文化领事唐利文,周大福珠宝集团首席品牌官陈义邦(Alan Chan),普福尔兹海姆大学设计学院教授首饰研究生专业负责人克里斯汀·卢德克(Christine Ludeke),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滕菲,以及参加此次展览的国内外首饰艺术家与嘉宾。
嘉宾合影,左起:舒特展览大厅主理人大卫·福尔纳(David Feulner)、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滕菲、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文化领事唐利文、普福尔兹海姆市文化局代表兼艺术史学家克劳迪娅·班布施(Claudia Baumbusch)、周大福珠宝集团首席品牌官陈义邦(Alan Chan)、普福尔兹海姆大学设计学院首饰专业教授克里斯汀·卢德克(Christine Ludeke)
普福尔兹海姆市文化局代表、艺术史学家克劳迪娅·班布施(Claudia Baumbusch)发言说到:“在当前这个经历着巨大转型和变革的时代,开展这样一场以交流和多样性为重点的对话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因为这恰恰是艺术与文化的使命:搭建沟通的桥梁,促进跨国文化间的互动与合作,同时也珍视并彰显每一件艺术作品的独特价值。”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文化领事唐利文先生表示: “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间理解与友谊的重要途径。相信通过这次展览,德国乃至更多国家的朋友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艺术风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同时,这也是推动中德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的重要契机。”借中国成语“金玉良缘”,这是一场“金”与“玉”的交汇之展,祝愿“中国故事”在首饰艺术的睿智诠释中折射出世界性的光芒。
周大福珠宝集团首席品牌官陈义邦(Alan Chan)在本次舒特展览开幕式致辞中表示:“ ‘琳琅’这一主题寓意深远——它象征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承载着艺术和谐与灵感互通的理念,与周大福珠宝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的使命不谋而合”。
周大福珠宝即将迎来百年里程碑,期望通过本次展览,将中国优秀的首饰艺术推向世界舞台,同时激发更多创意灵感,推动当代首饰艺术的蓬勃发展。
普福尔兹海姆设计学院克里斯汀·卢德克(Christine Ludeke)教授表示:正是玉石把我们汇聚于此。通过展览,我们看到不同人、不同文化背景对玉石有着各异的理解。我们相信玉石会产生共鸣,人类之间会产生共鸣,设计与艺术同样会产生共鸣。这就是此次展览的意义。
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滕菲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琳琅——首饰艺术的中国故事”既有精神的承传又有创新变革、展望未来的探索。用首饰文化、美学、艺术哲思去促进、强化不同地域人文之间的相互理解、欣赏与和谐共生。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当《妙翠千寻》的翡翠珠串轻叩欧洲殿堂,当《传喜系列》的锁匙转动文化共鸣,这份跨越时空的“金玉良缘”,必将让世界听见中国艺术的清越之声。引领珠宝行业,相伴世代人生,周大福将继续以珠宝为语言,讲述跨越国界的故事,用珠宝让世界看到中国之美,既在历史的回响中,更在未来的光芒里。
“琳琅——首饰艺术的中国故事:当代首饰国际巡展”参展艺术家名单:Andi Gut(CH),佟安荻,李安琪,王成良,Claire Bamforth(DE),张凡,滕菲,戴毓辰,李浩,王宏霞,lris Bodemer(DE),贺晶,吴君锦,任俊颖,Katrin Feulner(DE),张琨,李沐阳,高雅桢,吴沛,Sam Tho Duong(DE),Spencer Gaudoin(DE),Tabea Reulecke(DE),Valentina Michaelis(DE),张小川,杨小乖,刘骁,赵小睦,刘小奇,王晓昕,陈熙,王叶,袁一菡,李怡,赵祎,毕又之,陈远航,王智鹏,曾志翾,魏子欣(以英文名称首字母排序)。